雷红帅,长聘教授/博导,1986年出生,河南濮阳人,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(2021),国家基础加强重点项目首席,爱思唯尔中国高被引学者(2024),中国复合材料学会青年科技奖获得者(2024)。
2004年8月至2014 年4月,本/硕/博就读于哈尔滨工程大学力学专业,期间赴澳大利亚悉尼大学联合培养;2014年6月至2016年9月,在北京大学工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;2016年10月至今,北京理工大学先进结构技术研究院任教。现担任中国复合材料学会青工委副主任、青托工作组组长,《Adv.Manuf.-Polym.Comp.》、《力学学报》、《复合材料学报》、《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》等期刊青年编委。
长期从事轻质多功能材料与结构力学相关研究,建立了超低温环境下树脂基复合材料力学性能预测模型,提出了复合材料夹芯结构多功能一体化设计方法,发展了增材制造超轻质三维点阵结构设计与分析方法。累计发表SCI学术论文130余篇,其中以第一/通讯作者在AS、JMPS、CST、Add.M等期刊发表论文90余篇,连续入选全球Top2%科学家年度影响力榜单,申请/授权发明专利20余项,累计主持国家级项目10余项,参与编写国家检测标准1项,荣获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。已培养博士毕业生8人(~2024),其中2人荣获校级优秀学位论文、1人入选博士后创新人才计划、1人入选中国科协首届青年托举工程博士生专项、1人入选北京理工大学特立博士后资助计划等。
主要研究方向:
(1)航天器超轻质点阵结构设计、制造与评价;
(2)空间极端环境下材料与结构的性能表征与评价;
(3)空间装备多功能结构创新设计方法与力学理论;
(4)机器人视触觉感知与控制。
可招生专业:(1)学术型硕博研究生——力学、智能科学与技术、机械工程;(2)专业型硕博研究生——航天工程、车辆工程、机器人工程。
主要合作单位:航天五院、航天一院、航天八院、中航工业、中国电科等。学生就读期间支持出国联合培养(CSC资助),资助参加国内外高水平学术会议。
联系电话:15120089746;Email:lei123shuai@126.com、leihongshuai@pku.edu.cn